
文|杨国英
世界是在高速变化。
但是,世界运行的规律并未发生本质变化。
许多人对正在发生的巴以战争,仍以历史惯性进行认知——认为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极限挑衅,仅仅是为了刷存在感以争取阿拉伯金主们的持续买单。
这种认知,肯定是错误的,至少很不全面。
在上周六的文章中《动乱!动荡!》,我就已经详细讲了,造成今日全球动荡的根本,是过去近50年的过度全球化,是过度全球化导致的全球财富分配过度不均衡——发达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普遍还是欠发达国家——如有例外,仅有中东产油国的富裕和东方大国的崛起。
而全球财富分配的过度不均衡,最终又会导致全球经济的极限内卷,这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且还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
一句话,全球很难创造增量财富了。
增量财富很难创造,大家一起盯着存量财富进行争夺,其结果怎么可能会好——一系列的地缘摩擦、过度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必然会一一派生兴起。
这一结构性的历史景象,像不像一战和二战前夕?
实在太像了。
一战和二战前夕的历史背景,与今天何其相似,也是全球增量财富很难创造,大家一起盯着存量财富进行争夺——只不过,当时是西方殖民主导的全球化,今天是自由资本主导的全球化。
所以,尽管上百年过去了,尽管这个世界在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正在日新月异,但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人类世界,其运行规律并未发生本质变化。
过去近50年的过度全球化,事实已经导致全球陷入存量财富争夺而不能自拔。
以中美为例。
中国工业制造强大了,向更高阶的硬核创新进军,这直接动了美国为首的奶酪,美国反制,启动史无前例的高科技扼制。
美国国内的金融、科技和大消费寡头,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过去若干年一直尽可能将更多的生产制造环节留在海外,但这又导致了美国国内阶层的加速分化,美国回过头追求制造业回流,这事实又冲击了中国工业制造业,中国因此又不得不加速向更高阶的硬核创新进军。
中美博弈彼此的核心诉求,本来没有其他,而只有追求经济增长。
但是,当彼此的经济追求,最终只能以事实伤害对方而成就自己时(异位内卷),则必然会派生出其他维度的矛盾,比如湾湾问题,比如南海问题。
还有俄罗斯。
俄罗斯的问题,或者说俄乌战争的爆发,讲起来是北约东进。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欧洲的富裕、以及乌克兰明确转向西方,对俄罗斯造成的巨大失落,这种巨大失落,如果不能及时砍断乌克兰转向西方的步伐,那么,不仅原独联体国家会一个又一个地转向西方,而且最终也会导致俄罗斯国内的动荡。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俄罗斯追求经济增长无果,曾经自愿拥抱西方(加入北约),但是,美欧又不愿意接受,美欧不接受俄罗斯,俄罗斯的经济事实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好转。
美欧不接受俄罗斯,却又愿意接受俄罗斯曾经的一个又一个小弟,这种搞法,俄罗斯怎么可能受得了。
所以,俄乌战争爆发的根源之根源,又何尝不是一种异位的经济内卷。
至于近期爆发的巴以战争。
在过去二三十年,巴以之间主要是年复一年的中小摩擦,但是,这一次为什么不同?这一次为什么哈马斯获得了如此之大的支持?
这同样与经济内卷密切相关,与很难创造增量财富有关。
以前,以色列背后的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至少还有增量财富可以分配,但是,现在事实也是越来越卷了,全球货币超级宽松二三十年之后,原油价格却无法再创下新高,不仅无法再创下新高,现在的新能源更是在火速取代传统能源,更何况,现在全球第一大能源国已经悄然变成了美国,这怎么能不让中东阿拉伯国家感到极度恐慌?
这种极度恐慌,一旦有一个导火索,那么,必然会异化成为一场战争。
所以,这一次的巴以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
哈马斯,这个传统认知的贫穷分子,这一次能够两天内发射5000枚火箭弹,这后面没有巨额的金援或军援怎么可能?
在哈马斯出手之后,黎巴嫩真主党几乎第一时间响应,这背后怎么可能只有伊朗这一个支持?
所以,这一次,不仅伊朗,不仅俄罗斯,整个阿拉伯世界,接下来超大概率会规模化金援或军援巴勒斯坦,这当然会视美欧对以色列的事实支持而进行动态调整。
所以,对全球动乱和动荡,一定要形成结构性的甚至不可逆的认知。
所以,如我一直以来强调的,在全球动乱和动荡这一宏观又宏观的维度之下,一定要形成分散性的资产配置逻辑,跨品种(股市与债市、房产、贵金属等)和合法跨境(关于合法跨境的,今天就不细讲了)的资产配置逻辑。
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1,美国同意三星电子、SK海力士向华提供设备。
昨天,韩国总统办公室通报,美国已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国的工厂提供设备,无需其它许可。
这意味着,在无需单独批准的情况下,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可以向中国工厂供应含美国技术的半导体设备。
这一消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对全球半导体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一决定对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这两家厂商具有重大意义,这无疑是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和第二大的DRAM制造商,在中国,他们的的工厂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放开许可意味着他们可向中国提供大量的存储芯片和内存模块,有利于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其次,这一举措有望促使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上更具竞争力。
最后,这个决定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半导体市场,它同时也影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近年来,中美贸易争端持续不断,现在美国这一决定似乎向全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尽管中美之间存在争端,但美国仍然重视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并愿意通过合作而非对抗来解决争端。
2,一大波特殊再融资债券来袭。
10月9日,辽宁、重庆、云南、广西披露发债材料显示,四省份拟发行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券规模分别为870.42亿、421.9亿、533亿、498亿,至此,内蒙古、天津、辽宁、重庆、云南、广西六省份发行再融资债券合计规模约为3200亿。
根据财政部《2018年4月地方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中的定义,再融资债券是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债券,即所谓的“借新还旧”债券,这类债券不能直接用于项目建设。
这一现象标志着,地方政府的化债大幕正式开启,市场普遍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省份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
自2018年,再融资债券问世以来,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近些年处于偿债高峰期,叠加地方财政收支加大,收入增长乏力,地方政府就越来越依赖发行再融资债券来偿还到期债券。
虽然依靠“借新还旧”地方债务没有减少,但这种办法可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妥善处理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部分地方支出压力,并为地方腾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大其他支出创造条件。
此外,当前国内基准利率较低,通过发行新的长期低息债置换旧的高息债,有利于降低利息负担。
3,近日牧原的“内部承包制”引发市场热议。
几个月前,市场就传闻牧原在内部实行“内部承包制”,但当时市场的反应并不热烈,但没想到的是,此事近日在市场中被传的沸沸扬扬,冥冥中暗示着一种解释:牧原放弃“自繁自养”模式,转向“公司+农户”模式,遭到了市场“用脚投票”。
对此,牧原进行了回应,表示其“内部承包制”只是针对一线员工(饲养员)的激励措施,不包含厂长、段长;其次试点将在各产区展开,目标是成功后全面推广;最后,激励的目的是选拔积极和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以加速公司新技术和经验的推广,从而推动下一阶段的成本下降。
尽管牧原模式的转变是无奈之举,但我们认为,“内部承包制”保留了自繁自养的全部优点,公司对资产和人员仍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同时,内部承包将明显提高养殖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内部承包制的核心在于,从长期来看,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比股权激励更好的利益捆绑方式,来吸引/保留优秀的厂长/段长/饲养员,同时,通过下放部分权力,可有效降低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考虑到如今牧原的规模,预防官僚化问题是必需的,随着牧原内部承包制的范围不断扩大,内部承包制可有效倒逼整个考核体系的改善,从而防止牧原体系官僚化。
4,印尼关停TikTok电商。
印尼贸易部近日发表声明,将禁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电子商务交易,该部表示,这一立即生效的举措旨在保护线下商家和市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掠夺性定价正在威胁中小企业。
受此影响,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TikTok关闭了其在印尼的电商业务,以遵守当地的相关规。
此举对于TikTok电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在TikTok电商业务起步的两年多来,印尼市场一直表现优异,2022年,TikTok shop在印尼的GMV达到了25亿美元,占整个东南亚市场的57%。
然而,这条禁令似乎直指TikTok,因为印尼方面表示,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平台不包括在社交商务中,类似Shopee或Tokopedia等具有直播购物功能的电商平台也不在禁令内,如此一来,TikTok就成为了该禁令唯一的目标。
由于东南亚是TikTok电商的主场,印尼又是其中的主舞台,此番突然的政策打击,对TikTok电商整体的业务布局将产生不小影响。
此外,市场更担心其他国家纷纷效仿,TikTok电商目前在很多国家“攻城略地”、势头正盛,对这些国家的线下商家产生了不小冲击,如果部分国家政府受到印尼政府的启发,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